在原神中钓鱼是一项需要掌握特定技巧的活动,成功钓上鱼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鱼饵、精准抛竿以及控制收竿张力。水域中出现的波纹是鱼群聚集的标志,接近后交互即可开始钓鱼。每个钓鱼点有3天的刷新周期,昼夜交替会影响不同鱼类的出没情况,因此在出发前需要确认目标鱼类的活跃时间。鱼饵可以通过合成台制作,而钓获的鱼能在各地钓鱼协会兑换专属鱼竿,使用对应区域的鱼竿能显著降低钓鱼难度。
抛竿时需长按按键进入瞄准状态,松开后将鱼钩抛向鱼群中心位置,落点太远或太近都会影响咬钩效率。鱼会根据稀有度试探鱼饵2-6次才会真正上钩,系统提示鱼儿上钩了才是提竿的正确时机。咬饵次数较多的通常是区域限定或观赏鱼类,这类鱼需要更高的操作技巧。提竿后要立即进入张力控制阶段,通过按住和松开按键使进度条端点保持在黄色最佳张力区内,这是决定成败的核心环节。
不同体型的鱼类对鱼饵有明确偏好,大致可分为四类:小型鱼偏好果香饵,尖嘴鱼类喜好肉食饵,扁身鱼类倾向蚯蚓饵,其余特殊形态的鱼则适合飞蝇饵。观察鱼的物理特征即可快速判断适用鱼饵,无需频繁查阅资料。鱼群分为独立的昼夜两个刷新池,白天池(6:00-17:59)和夜晚池(18:00-5:59)的鱼类组成不同,但部分全天候出现的鱼类会在钓取后跨时段刷新。
收竿阶段遇到鱼类猛烈挣扎时,张力区域会变为橙色且移动速度加快,需要更精准的短按操作。若进度条降至零或鱼类挣脱时间过长都会导致脱钩,因此维持张力值稳定比盲目追求快速收竿更重要。稀有鱼类的有效张力区通常更窄且变化频繁,建议采用快速点按配合预判移动方向的策略,当判断出张力框移动规律时,适时放手或长按可实现同步控制。
钓鱼点的选择也暗含技巧,诸如望风山地出产花鳉与金赤假龙,踏鞴砂专属雷鸣仙等特定鱼种。建议将各区域钓鱼点按刷新周期分组管理,既能保证资源高效利用,也可避免重复奔波。直接惊动鱼群可通过调整游戏时间快速重置,而鱼钩落点与鱼头保持适当距离能触发直接咬钩机制,这个距离随鱼体长度等比增加,需要通过实践掌握具体尺度。